在見了威金司先生跟他們說我很尖強跟他們說我是各男人。
書名:《死前的最後一堂課》
作者:厄寧斯‧甘恩(Ernest J. Gaines)
譯者:柯乃瑜
出版:商周出版
如果你沒殺人,但所有人都認為人是你殺的,你還能對這個世界說什麼?
本書的故事發生在40年代的美國路易斯安那州,那時後黑人被叫做黑鬼,二等公民,坐公車不能坐前面,連上個廁所要跟白人主子分開上。那時後每個人都還不敢相信以後美國會出個黑人歐巴馬當美國總統,連想都不敢想。
世界上向來沒有公平這回事,那個年代更是。所以當法官說21歲的黑鬼傑佛遜殺人了,那他這個該死的年輕人就是殺人了,死刑!!! 毫無辯駁餘地,卑微的傑佛遜,自己都認為自己該死。
這是那個年代的美國黑人都得承受的原罪。
所以當受過所謂高等教育的黑人威金斯受託去幫助傑佛遜時,威金斯的心裡也充滿懷疑和抗拒,在威金斯的心裡,他的地位已經與他的黑人同胞們不同了,他受過良好的教育,而這個高等教育教他,黑人是低等的。他何嘗不也對自己的黑人身份有諸多不滿,但這個黑色皮膚注定跟著他一輩子的,是他想逃也逃不了的烙印。
就像他想逃也逃不了的必須幫傑佛遜上課,然而這幾次的見面與溝通,讓他們兩個都改變了。
「再見了,威金斯先生。跟他們說,我很堅強,跟他們說,我是個男人。」
最後傑佛遜的書信中,他把內心的高尚化為記錄留下來,即使充滿著錯別字,一字一句還是撼動著威金斯的心,撼動每位讀者。
雖說這堂尊嚴的課是為了傑佛遜而上,但威金斯在不斷的付出中,他才是收穫最多的人。當然,傑佛遜後來的行為更是讓人動容。但活下來的威金斯卻更受啟發,也找到生命的新方向。
文字的功能總在提醒人們向來是善忘的。
最近讀了幾本跟這年代相關的黑人題材,包含《姊妹》,透過這些書籍,又再次感受生於這個時代的,這些理所當然的自尊,是何其的珍貴。即使外在環境仍充滿許多嚴峻的變數,但通過閱讀的洗滌,也提醒我們還能這樣活著,是多值得驕傲的一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