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.06-康納的世界.JPG   

事情的發生,理由通常沒有這麼單純。

作者:桃莉‧海頓   譯者:史錫蓉

出版:新苗 

 

九歲的康納把自己關在另一個世界,他被診斷為罹患自閉症的小孩。但心理醫師傑姆斯接手治療後,卻發現病情沒想像中嚴重,卻也沒有想像中單純。深入與康納的家人懇談的結果,一段故事即將真相大白。

 

本書雖然以康納的狀況為主,也加入了一些充滿想像力的故事,讓人很輕易的跟著情節的發展繼續往下讀。但其實作者常在有意無意間,控訴一些社會問題,看似三言兩語的輕描淡寫,其實正是存在於這個世代每個人的課題。

 

例如醫師傑姆斯在面對病情日益進步的康納,想到要對康納的家人也一併做訪談進行交叉比對,但書中卻提到,因為「健保給付」的關係,一般人不想付出這麼龐大的醫藥費。試想,如果訪談一次就按法律規定計算一次掛號費,那康納有爸爸艾倫、媽媽蘿拉和妹妹摩根娜,以康納每週治療三次,家人算每人每週訪談一次,一週六次的掛號費,一個月等於二十四次的掛號費,還不包括健保自付的部分,試想有多少家庭可以承受?

 

可是偏偏不止美國,台灣現在也面臨同樣的問題。健保的立意本是好的,但是忽略了人性,造成醫院浮報費用,醫師,到底是救星還是商人?成了病人心中無解的痛,也破壞了醫生與病人間原本應有的相互信任。

 

所以心理醫師傑姆斯,不得不祭出家人訪談三次,算成一次的費用即可,以期讓傑姆斯對康納的病情獲得最完整的資訊。

 

其實本書雖然牽涉一些精神分析的醫學治療過程(當然作者不會寫得太複雜),我倒覺得可以更簡單一點來看,就是「父母的身教」很重要。也許連小朋友自己都不易察覺,但孩子們會在不知不覺間模仿,不要輕易認為小孩還小,很多事不懂,雖然很多事不懂,但他們會去感覺,一旦他們的天線接收到,父母都是這樣做的,很快便會學習模仿,這跟生長環境有關。所以現在的小朋友,都在年紀很小時,便很容易操作手機、電視遙控器、MP3等電子產品,原因無他,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也是這樣生活的。

 

對小朋友而言,父母的身教重於言教。可是現在的父母,給了小朋友什麼樣的身教呢?

 

《康納的世界》一書中,連醫師傑姆斯也無法避免離婚的苦果,必須跟自己的兩個小孩分離,再讓小孩去適應媽媽的新男友。而康納的媽媽蘿拉,小時候也不是跟親生父母親在一起,她的養父母和父親、繼母,嚴格說起來並不瞭解她。特別到後期,既然說實話繼母不接受,那就說謊吧,不知不覺卻也種下日後一連串事件的因子。

 

接著,康納的父母,艾倫跟蘿拉明明是相愛的兩個人,卻因為一些原因也面臨到離婚一途。康納的妹妹摩根娜感受到了,年紀小小的她,哪裡知道是父母的問題,只是單方面聽父母親的吵架內容,認為是自己害爸媽要離婚,產生自責的心態。若非通過傑姆斯的訪談治療,還真不知道一個小小的家庭,四個人想的同件事,卻是四個面向。

 

父母永遠是小孩模仿甚至是崇拜的對象,人格養成也是從這裡開始。

 

我很喜歡故事中的醫師傑姆斯,他感受到了,有時後必要拋棄那些心理分析的學說,回歸到事件的本質上去討論。但是我們太容易也太習慣大環境餵養的訊息。所以,離婚率逐年上升,大家認為是社會現象,不去想想還能不能給對方機會去包容去成長,畢竟當初也是相愛才結婚的。健保醫療請款的浮濫,大家知道是立法問題,但又有多少人能去解決?如果不是傑姆斯感受到了,並願意「犧牲」自己的掛號費用,康納也許一輩子會被當成自閉症的孩子看待。

 

當父母親的也請千萬不要忘記,無論做什麼事情,不要以為小孩子不知道,他們可正評斷著你,並且無論是好是壞正默默的模仿著,等到有天你看見自己的孩子那些似曾相識的行為,其實就是反射出自己的一面明鏡。

 

不信?去看本書最後小摩根娜說的話,就會知道了。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喬伊老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