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觀是一種選擇.jpg

 

書名:樂觀是一種選擇

作者:勞倫斯‧薛爾特        譯者:甘錫安

出版:三采

 

 

如果人生是一連串的辯證過程,那「樂觀」的確是其中一種選擇。

 

作者為了探索「樂觀」的意義,拜訪了許多各行各業傑出的人物,詢問他們對於「樂觀」的看法。並且在得到答案之後,再認真的與自己的原有的想法反覆辯證,塑造出他認為「樂觀」的原型。有多少人可以因為一個問題,追根究底的去尋找答案?但作者辦到了。無論認不認同作者辯證的過程,光是他追尋真理的勇氣,就令人佩服。

 

為此,他由英國出發,飛往美國、印度,去拜訪他認為可能獲得答案的人物。他所拜訪的人物之多,領域之廣,如果書中所有人物真的全都是他的親身經歷,也難怪他有這麼多的感觸把它記錄成書。例如蠻訝異他訪問到了《鴻:中國三代女人的故事》的作者張戎,也佩服他真的不辭辛勞到北印度達蘭薩拉去體驗靈修瑜伽士的生活,甚至,在追尋「樂觀」的過程中,他還檢視了自己的感情。

 

然而走了一圈,作者才發現答案就在原點。「沒有事物是永恆不變的,不執著、放下、相信、美夢成真」這麼簡單的信念,就是「樂觀」了。是否替作者這樣虛走一遭而不值呢?一點也不。因為大多數人只是知道答案,少了親身印證,很容易受外在事物干擾而動搖。然而正如本書英文原名《The Optimist: one men’s search for the brighter side of life》,作者在經歷尋找人生光明面的過程,所產生的體悟,他將比任何人都更深刻也更清楚。

 

我想起以前讀書時遇過一位很特別的老師,她飽讀詩書,卻老叫我們把書本丟掉,不用太在意書上的字句,但偏偏她的課總是最重,每堂課要讀完指定範圍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任務。我們也很茫然,既然要把書本上的知識通通丟掉,為什麼還要讀這麼多書,這麼矛盾的行為曾經讓我們迷惘。

 

後來才發現,老師這樣的做法是養成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,而不是當知識的奴才。書本上寫得就完全是正確的嗎?今天有用的知識,也許明天就會被推翻?被推翻的書寫也不見得是錯的,這樣又該相信什麼?如果無法獨立思考,並相信自己可以找出答案,那我們將被如潮水般的資訊給淹沒,產生焦慮,當然也樂觀不起來了。

 

如同本書作者,在一開始受到新聞媒體的災難報導,茫茫然對「樂觀」的意義仍很朦朧時,他對每位受訪者所謂的「樂觀」,總是產生很多疑惑,他沒有因此放棄。繼續追尋答案,反覆辯證分析,直到他找到屬於他的答案。誠如他所言,很多人會笑他傻。但以「生命目的」來說,至少他很認真的為他的人生做一件事,而不是渾渾噩噩隨波逐流的過著杞人憂天的日子。

 

很欣賞作者這種不屈不撓實踐探尋真理的勇氣,如今讀完書也拿到作者對「樂觀」的答案,但並不會把作者「樂觀」的答案視為理所當然,因為小八現在可正走在這條路上呢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喬伊老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